每日一学
【成语】:半途而废
【拼音】:bàn tú ér fèi
【解释】: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
【出自】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
【语法】:偏正式,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、补语;比喻做事有始无终。
【近义词】:功亏一篑、有始无终、半途而返
成语典故
东汉时,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,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,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。一天,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,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。妻子说:“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"盗泉"的水,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,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,宁可饿死。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,这样会玷污品行。”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,非常惭愧,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,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。
一年后,乐羊子归来。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,乐羊子说:“出门时间长了想家,没有其他缘故。”妻子听罢,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,严厉地说:“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,成于织机。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,才有一寸长,一寸寸地积累下去,才有一丈乃至一匹。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,就会前功尽弃,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。”
妻子接着又说:“读书也是这样,你积累学问,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,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。如果半途而归,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?”
《乐羊子妻》
《乐羊子妻》(yuè yáng zǐ qī),是一篇人物传记。它通过两个小故事,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。乐羊子妻,是东汉梁国榖丘(今河南虞城县谷熟镇)人。乐羊子妻的两段话,不管是过去,现在,还是将来,对不同民族,不同政见,不同文化,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成语相关典籍了解